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原献城-《废土种田:文明新纪元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他觉得姜巩还有争取一下的可能。

    “堂兄!下决定吧!南军的火炮已经对准咱们了,再不赶紧拿定主意,咱们就都得死了!”

    “是啊将军!现在兄弟们也都不想打,万一开战,很有可能哗变啊!一旦哗变,咱们的下场会更惨!”

    “将军!降了吧!”

    三人加重了语气,如果姜巩仍然不降死犟到底,他们仨可能就要把姜巩直接绑了。

    姜巩面色几经变换,最终一边摇头一边叹息道:“也罢!降了就降了吧!”

    他也是经过了内心的挣扎,罗信表面上对他的确是礼遇有加,算是知遇之恩吧。

    姜巩这人也有一定江湖义气。

    但现在手底下的将士们都不想打,他总不能光杆司令一个去打仗。

    再加上形势危急,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了,姜巩才最终选择了妥协。

    当然这也是唯一的一条路可走,姜巩心底的一条路。

    “好!堂哥!早该降了!我这就去城外捎信!”姜才说着就要往外走。

    “慢!”

    姜巩叫住了姜才抬头看了看三个亲信道:“既然决定了要降,那就得为以后打算一下。”

    “有些条件还是要谈一下的。”姜巩强调道。

    他下定决心投降,态度也就发生了转变。

    有些好处得提前说好,这也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最大化。

    三个亲信互相看了看,都是点点头。

    最后依旧是姜才出城与魏南军接洽。

    同时递上了一份投降协议。

    魏南亲自接待了姜才,投降协议一看,笑道:“你们开出的条件倒也不算狮子大开口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,对于你们的安置和接收却并非只有一整编一条路可走。”

    投降协议里提到,太原的贼军向魏南投降,接受宋扬的领导,但要求整建制改编,并且和复兴军享受同样的待遇。

    这一点其实也并不算过分,莫普那改编第二军就是这个条件。

    但兵员素质不同,莫普那些家伙也拉低了复兴军平均素质。

    所以魏南是不太希望接受他们做复兴军的。

    再说,太原的贼兵投降的也晚,不可能还给莫普他们那种待遇了。

    “现在,给你们两条路。”

    “第一,化兵为民,接受官方分配,放下兵器去各州府做普通百姓。官方会给你们每人五十亩地以及第一年的良种补贴和免税政策;以及前五年的半税政策。”

    “当然,各级将领逐级递增安家落户政策,属地选用官员时,原军中履历可做优先选管任用条件。”

    “另外,对姜巩和你们三个,可以选择直接去地方做官,最少也是县令一级。”

    “第二,想继续当兵从军可以,但并非复兴军。王爷计划对倭国用兵,需要一些能战之兵。”

    “若去倭国,你们的待遇将与复兴军相同,甚至更容易获得战功,倭国那些倭寇的战斗力并不强。”

    “在倭国取得战功,可以获封军功将军荣归故里,或者留在倭国做一方封疆大吏。”

    “就这两条路,回去和姜巩商量一下吧。”

    关于太原贼兵的安置,魏南早就和宋扬通气过了。

    他们要不为民,打散后回归地方;要不从军,但不能在大乾当兵,只能去倭国。

    贼兵的兵员素质终究是差了一些,甚至还不如天灾前的卫所精兵。

    让他们留在大乾还要花费精力重新训练。

    已经是老兵油子的贼兵,很难适应复兴军的训练要求。

    开封那些降兵就是例子,这么些日子了,训练也不怎么好。

    刘怀仁一度打算放弃训练那些降兵。

    最后还是崔山说,从里面再筛选一批人,实在不行的就刷下去放回家种田。

    有了开封降兵,和莫普那家伙的前车之鉴。

    所以宋扬决定,只给太原贼兵两条路,要不就回家种田,要不就去倭国打仗。

    姜才带着魏南的两条政策回了太原城。

    姜巩一听这两条政策,立刻沉入了沉默。

    他在盘算那种选择对他们更合适。

    选第一条化兵为民,那就等于放弃现在的身份地位。

    做一个富家翁或者最多做到知府、县令之类的地方官员。

    这条路算是太平安稳,但没什么更高的发展。

    他们是降将若不是特别出色很难再有提升。

    如果没什么理想抱负,选择这条路就比较合适。

    而第二条路,远征倭国,直接离开大乾去异国他乡。

    但却有获得战功的可能,战功够多可以成为正经的将军,光宗耀祖不说,还能证明自己的才能。

    最重要的是打倭国比打南军要简单多了,姜巩虽然没有轻视倭国的意思。

    但就事论事,姜巩与复兴军交战这段时间,已经明白,这世间绝对不会有比复兴军还厉害的敌人了。

    再加上消灭倭国也是灭国之功劳,未来的发展高度定然不错。

    最差也是留在倭国做一方节度使之类的官员,这权力不小且非常自在。

    总的来说,两条选择,各有优劣。

    姜巩沉默了半晌后,才看向姜才三人问道:

    “三位兄弟,你们跟随我多年,现在到了选在未来道路的时候了,都说说你们的想法吧。”

    姜才第一个站出来说道:“我的意见是选第一条!打了这几年仗,我早已厌倦了打打杀杀,不如回到乡里做一方县令,也可以管理一方百姓,造福乡里。”

    “姜才说的不错,我也打累了,想安生一下了。”

    “的确如此。我也是这么想的。”

    其他两人也都和姜才同样的选择。
    第(2/3)页